「波特羅在台灣」藝術講座
“Botero in Taiwan” Art Lecture
本會與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共同舉辦的「波特羅在台灣」藝術講座,5月18日於台藝大福舟廳順利舉行。現場包括來自企業界、藝文界、美術學院教授、同學、以及社區居民計約150位參與。
講座由著名的拉丁美洲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Fernando Botero)的大公子費爾南多‧波特羅‧紀亞(Fernando Botero Zea)以及「博特羅在中國」的胡安 (Juan Camilo Montana) 總監,為聽眾介紹波特羅的創作歷程,藝術家年輕時便勤於觀摩藝術史各時期大師的作品,諸如喬托(Giotto di Bondone)、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維拉斯奎茲(Velázquez)、哥雅(Francisco de Goya)、塞尚(Paul Cézanne)等、並爾後融會貫通發展出自己獨特肉體量感的藝術語彙,再重新詮釋藝術史上的名作如:《蒙娜麗莎》、《玩牌者》。
每個藝術家都有最關心的藝術表現元素,例如梵谷是色彩、賈柯梅蒂是線條,對波特羅最為至關重要的就是「量感」,通過對於世間萬物量感的描繪,是一種對於生命的讚頌,也透過作品直接呈現渾圓豐滿的各種形體來為觀者創造一種純粹的視覺愉悅,這也是波特羅認為藝術真正的價值所在。
席間,講者也分享了許多藝術家父親的創作習性與生活趣事,不同於一般人對於藝術家過著不羈生活的想像,波特羅的生活則是朝九晚五,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相當嚴格,要求他們課後至美術館觀看各大師的作品以及閱讀世界文學名著。這些不同面向的波特羅,也讓聽眾更可親近理解這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